逃逸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逃跑,但在一定时间内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行为。对于逃逸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来说,逃逸自首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判决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逃逸自首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在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情况下,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其刑罚。这是因为逃逸自首本身就表明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也表明了其愿意面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主动接受法律制裁的决心。因此,逃逸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在判决时,往往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从轻或减轻判决。
其次,逃逸自首仍然需要面对一定的法律责任。虽然逃逸自首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但并不代表其可以完全免责。犯罪嫌疑人在逃跑期间所犯的其他罪行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逃逸自首虽然表明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但并不能完全抵消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因此,在判决时,法院仍然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判决。
总之,逃逸自首虽然可以为犯罪嫌疑人减轻刑罚,但并不能完全免除其法律责任。犯罪嫌疑人应该及时面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以显示出其悔罪态度和对法律的尊重。同时,对于逃逸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法院应该根据其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作出公正的判决,维护社会正义。